這次的228連假我們登山社結合著"服務學習",出了一支與以往不大一樣的隊伍─舊好茶
好茶是由西魯凱族部落Kochapongane古茶布安的譯音而來的,意思是『雲豹的傳人』
而舊好茶是這群魯凱族原住民的舊居,
而在民國67年時,因為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考量到交通、醫療等問題
在政府的輔助下搬到較山下溪畔成立新的部落點,也就是新好茶
只是新好茶在88風災時被摧毀埋沒了
而現在好茶的一部分原住民在嘗試做復興的運動
希望能回到舊好茶,回到那當年雲豹指引他們來到的故居
回到那有著石板屋、太陽池、祖靈的聖地
對他們來說這裡才是家,而山下不過是為了討生活而暫居的"獵寮"罷了
整理好裝備
我們在昏灰的天空下出發了
天是灰的,地也是灰的
彷彿訴說著這地方的沒落與滄桑
從新好茶上到舊好茶大約要走4個小時
途中會穿過森林、陡峭的山路以及斷崖絕壁
新好茶也是當年舊好茶住民的主要耕地所在
雖然這段路程在我們看來出個門要走這麼一趟還蠻累的
但舊好茶部落已經有超過600年的歷史了
經過了這麼多年依然立在,可見是個風水寶地
而新好茶則沒幾下就受到了土石流的掩埋
我們這次的『服務學習』
就是希望能夠上山、紀錄,帶點東西下來
在現代這快速的水泥叢林中,人們似乎更需要與自然長期相處的智慧
雖然我們離不開文明的保護傘但大自然依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在山上生活之後會更懂得資源的可貴
每天為了要煮食、生火、撿材就會耗掉大半的時間了
這時才懂得火是多麼偉大的發現
以及能源是多麼的重要與不易
另外我們也去釣魚、玩水、搬梁木、採野菜、做花圈等等
這幾天的生活可說是非常的豐富與驚豔
晚上的時候在營火旁聽邱爸講故事
談他們魯凱的文化、在這邊的生活等等
對魯凱人而言祖先是與他們同在的
一個人死了之後,遺體是會被埋放在家族石板屋的底下
除了自殺的人例外
而難產去世也是一種不幸,石板屋會因此封閉不住人
娘家也因此為了避免給夫家帶來困擾,多半會將女兒接回家接生;
每戶人家的火是不會熄滅的,而煙是指引靈魂回家的路
回到了家,一切都是如此的親切自然,不必再奔波勞頓
睡前與李媽聊天
聽她以前在台北的生活、以及在山上的生活
也知道了我們當晚住的屋子
其實是當初一位高雄人蓋的
他因於對這地方的感動
而花了他廿年的時間
利用假日
來到山上親自一片一片的蓋起那棟石板屋
建起一棟建築、也建起一片情感
(睡覺的時候傳統他們是頭外腳內,這也是最後一天才知道的)
最後一天下山前老龍帶我們做部落的尋禮
才知道舊好茶當年是多麼的繁榮
多少人在這邊生活
如今幾乎沒有人居住在這邊了
真是一個對比
山上的生活或許沒有都市方便
但整個心都靜下來了
對於這片土地以及人們的情感
在這裡會發現它是多麼的緊密
這又是另一個讓我有『家』的感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