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幾年來台灣因為缺電議題,許許多多再生能源跟分散式發電備受討論,而小型水力發電似乎也是近年來比較受到關注的再生能源選項。不過這篇我先不談再生能源,也不談分散式能源的優缺點,而是看到這些小型水力發電後的一種想法─或許可以作為跌水工的替代工程。
「跌水工」對於非水利背景的人可能會有一點陌生,下面對於這個工法做些簡單的介紹:
台灣因為山高水急,而且有降雨集中的特性,當洪流產生時,容易對河床造成侵蝕,造成河水挾帶大量土砂至下游,而這些挾帶土砂的水流可能造成下游地區的氾濫或是河道、水庫的淤積。為了降低河水對於渠道的掏刷,水利工程會在河床上建造階狀結構物,用於消能、減低落差,同時有約束流心之效。

                                                (取自fm4715/魯獅)


跌水工程簡單的說,就是透過如上圖這些一定以上間隔、一定以下高度落差之工程結構物,讓水流不至於一次有太大的落差以及坡度,來減緩對河床的掏刷。

再來回到小型水力發電上,水力發電是目前綠色能源中發電量較大且相對穩定(比起風光穩定,但仍會受氣候波動)的發電方式。由於大型水壩對於生態環境之影響甚鉅,要再建造大型水壩已經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了。這種小型的水力發電,對於環境影響甚微,同時亦有消耗河川水流的動能轉成電力的功能,不但可以減少河川的掏刷作用,還可以用來發電,以如此雙重功效來看,這種設施應該是值得推廣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小型水力 跌水工 消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ad It 的頭像
    Read It

    藍天使‧綠蠹魚

    Read 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