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3月20日是世界青蛙日,是由澳大利亞的兩棲及爬行動物保護專家、生物學者Jodi Rowley博士所提出。

蛙類是屬於兩棲動物,幼體(也就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則轉成用肺及皮膚呼吸,生活在陸上。此外,蛙類的卵沒有硬殼,只有一層膠質薄膜,成體的皮膚角質化不完全,不防水,因此蛙類對於環境用藥比較敏感,且無法脫離潮濕的環境生活,必須生活在有水的環境,水池、濕地或溪流這些地方基本上都算容易見到蛙類的蹤跡。不過近年來,由於人為開發造成水域環境的減少,蛙類也面臨了生存壓力。這邊趁這個世界青蛙日來介紹並分享一下之前拍過,在台灣也還算容易見到的兩種蛙類吧!

 

[生態]世界青蛙日~我們周遭的蛙類─斯文豪氏赤蛙&澤蛙

(111. 08 攝於雙溪) 

斯文豪氏赤蛙是台灣特有種,屬於大型蛙類,成體約6~8公分,廣泛分布於全台2000公尺以下的溪流、山澗,叫聲類似鳥鳴,因此有「鳥蛙」的別稱。指端有吸盤是重要的特徵。


 

[生態]世界青蛙日~我們周遭的蛙類─斯文豪氏赤蛙&澤蛙

(111.09 攝於雙溪)

澤蛙屬於中型蛙類,成體約4~6公分,背部有長短不一的膚摺,後趾為半蹼,腹部乳白色無黑斑。對於環境的適應力良好,廣泛分布於全台的平地及近郊山區,時常在雨後的暫時性水域鳴叫,叫聲響亮。

 

arrow
arrow

    Read 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