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1009076390029_947  

驚奇性★★★
流暢度★★★
☆☆
豐富度★★★★☆

 

這種以明快節奏為骨架,科學知識為血肉的小說,一直是我的最愛

本書的作者,普雷斯頓本身是位科普作家,為《紐約客》雜誌長期撰稿

此外,普雷斯頓也寫了一些書籍,像是《爬野樹的人》就是我閱讀他寫的書的第一本

而這本《眼鏡蛇事件》則是第二本

 

《爬野樹的人》是非小說的傳記,書中的主角們是一群致力於尋找地球上最高的樹,然後想辦法爬上去的人。

《眼鏡蛇事件》則是一本小說,故事的情節和人物都是虛構的,但也不是天馬行空的虛構,而是在一定知識背景下,再加上一些真實與非真實的“場景”所寫成的知識型小說。

 

故事以一位十七歲的女高中生感染了不知名的病菌,在學校突然全身痙攣,甚還咬下了自己的嘴唇咀嚼,不多久就香消玉殞的可怕事件為開端,描寫一個「恐怖份子」企圖用生化試劑行恐怖攻擊的故事。故事中的許多內容,如:病毒晶體、負壓實驗室、炭疽菌等等,對於有些微生物背景或大多數的人並不陌生。但本書是在1997年完成的,由於內容及時間背景的關係,作者曾受美國國防部關切,連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讀後也大吃一驚,甚在國家安全會議中提問到這本小說的可信度。或許也因為這本小說,使911後的炭疽菌粉末事件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

 

雖說這本小說為知識型小說,但有些也沒那麼真實。而本書也還有一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什麼是「恐怖份子」?

書中寫推薦序的程樹德先生也提到霸權心態以及反恐心態。人們做事情都有其原因目的,扣上恐怖份子的帽子有時是否過於簡化與自以為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ad 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