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Doc 2_10.jpg

故事大綱

瑞穗溺水了,急救無效,被認為腦死。雖然醫生都說瑞穗沒救了,但我和原本已協議離婚的丈夫和昌還是決定將瑞穗帶回家中。我日夜照料著她,和昌更利用自己公司的最新醫療科技,盡力維持瑞穗的生命跡象。只要有瑞穗在身邊,我就覺得安心。即使瑞穗不會回答我,我依然每天和她聊天;即使她無法行走,我依然每天推著輪椅帶她散步;即使瑞穗不懂,我依然每天為她換穿漂亮的衣服。瑞穗就像一尾沉睡的美人魚,但我還想做得更多,讓她回到以前的樣子。我請丈夫的屬下刺激瑞穗的神經,這樣她不僅會笑,甚至還可以輕輕揮動雙手。可是,為什麼大家都對我投以畏懼的目光呢?他們說我把瑞穗當成玩具,說我是個自私的母親,說我在玩弄一個死去的人。我不懂,誰能證明瑞穗死了呢?而我又要如何證明她還活著?一個危險的念頭在我心裡浮起……

驚奇性★★★★☆
流暢度★★★★★
豐富度★★★★★


 

社會派的小說往往不只是娛樂性的故事,而是能讓人思考更深的議題,我覺得東野在這方面做得都很不錯。人怎樣算死亡呢?心跳停止時?還是呼吸停止時呢?那腦死呢?如果腦死但家屬不願面對不給醫生宣判呢?

另一方面殺死腦死的人算是殺人嗎?如果是的話那被判定腦死算不算是死了呢?放棄治療這些人算不算是殺人呢?人有權利要求這些腦死患者的家屬進行器捐以拯救其他生命嗎?

有時候越是思考這些問題就越是走在迷宮裡出不來,我想對部分的人而言腦死的親人還活著,外人沒有權力要求他要器捐或是放棄維持生命;或許理性上是如此比較好,但感性上不是人人一時之間都有辦法做到。感謝東野的小說,以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為題材,讓人們可以看到一些問題,並且思考,或許面對腦死患者家屬要怎麼處置沒有一個統一的好答案,這世界的意見不需要統一,有時候甚至不要統一比較好,只能等碰到時才知道自己會怎麼做,不過最好還是別碰到比較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腦死 器捐 東野圭吾
    全站熱搜

    Read 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